[摘要]手机正在引爆一场强大的生活革命。 春节期间,传统的拜年、红包正在被微信支付宝红包抢走风头;在马路上,人们也不再是单一的招手叫车,而是一键切入嘀嘀、快的界面,那里不单有司机抢单,还有腾讯、阿里帮你减免...
手机正在引爆一场强大的生活革命。
春节期间,传统的拜年、红包正在被微信支付宝红包抢走风头;在马路上,人们也不再是单一的招手叫车,而是一键切入嘀嘀、快的界面,那里不单有司机抢单,还有腾讯、阿里帮你减免车费;在百度地图上,人们每天有近35亿次的定位请求……互联网渗透的生活场景,正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手机也带来了互联网巨头们在鼎盛时期潜伏的最大不安,未来的信息节点在哪里,机会在哪里,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惟一可以肯定的答案是,谁能抢先占有更高、更多的山头,谁就能在决战中占得先机。
IT巨头们争先恐后地展开了地毯式的并购,从新浪微博、搜狗到高德地图,乃至最近的大众点评,那些我们曾经熟悉的门户、搜索、服务,都进入了巨头囊中,甚至连京东和360这样量级的巨头,也都陷入了巨头投资的绯闻。
随着大众点评加入腾讯“战队”,BAT已经形成了百度地图+糯米、阿里巴巴+高德+美团、腾讯地图+大众点评,抢占O2O滩头的局面。而这一切,只是为了明天能够在用户的掌上多停留一会。谁能多停留一秒,谁就有可能成为真正改变格局的核心。
互联网大并购
这是一个巨头很忙的年代。
新年伊始仅仅1个月的时间,联想、百度、阿里和腾讯等IT巨头就纷纷上演了新一轮“圈地”大戏;其中最为疯狂的是联想,这个采得PC行业落日余晖的IT巨头,在除夕当天宣布以29亿美元从谷歌手中收购摩托罗拉智能手机业务;此一周,联想才刚刚以23亿美元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
相比之下,BAT三巨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显得日益焦虑,并购渐趋高发、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庞大。从线上互联网流量入口、分发渠道,到线下“最后一公里”物流体系,乃至商家资源贯通,处处可见巨头全面撒网的身影。
以最新火爆的打车软件为例,嘀嘀和快的两家创业型公司,在狭小的出租车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补贴大战:用户只要使用打车软件叫车,就可以减免打车费用,从5元到20元不等,甚至免单,而司机也将获得相应的补贴,且无需现金,直接通过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宝均可完成,双方围绕补贴价格已展开三轮较量,补贴投入都以亿元计。而在两家公司背后撑腰的,则是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家互联网巨头。
实际上,打车软件还只是巨头的炽热战场之一。过去一年里,阿里巴巴方面投资并购了UCWeb、高德地图、快的等多个互联网公司,并尝试与银泰百货等线下零售渠道开展支付、O2O等多层面合作。
号称获得互联网船票的腾讯,2013年凭借微信支付大红大紫的同时,也在积极布局互联网,重金邀请各式各样的“小伙伴”上船,甚至不惜以牺牲个人铺位的方式,吸纳对方入舱帮忙占座;其中之一便是腾讯以搜搜品牌和4.48亿美元的代价,战略投资搜狗,完成搜索这个短板的布局。
与此同时,腾讯又先后投资嘀嘀打车、华南城和大众点评,逐步完成O2O等融合业务布局,形成了与其他巨头在这一最新概念领域对垒的局面。
之前被质疑在互联网布局缓慢的百度,2013年也突然发力,先后收购PPS、91无线和糯米网等公司;其中,对91无线的收购,百度斥资19亿美元,刷新了互联网单笔并购交易纪录,也超过了当年雅虎对阿里巴巴的投资。
但巨头的脚步远未停止。最新一轮动作中,又开始风传腾讯可能入股京东,阿里巴巴投资360等。如果传闻属实,IT资本并购将引发新一轮行业格局核爆。
不过对于市场传闻,腾讯与京东方面均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不予置评”。而阿里巴巴公关部负责人则称:“入股360是市场传言,阿里每天都有,不会去评论。”
鼎盛期的生存焦虑
一桩桩让人眼花缭乱的并购,也让业内质疑:巨头到底要做什么?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披露,截至2013年底,我国互联网网民规模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了5亿,占整体网民的比例已从2012年的74.5%攀升至现在的81%,远远超过PC和笔记本上网比例。
资深互联网人士洪波认为,目前大部分的并购,并不能清晰看到其战略意义或者商业模式,“大部分收购,只是巨头模糊地感觉到某个方向、某个领域可能很重要,就斥资收购,如果你不收购,被对方收购了,就是双重损失。”
实际上,如今各有所属的几个标的公司,包括91无线、搜狗、UCWeb和大众点评等,都曾经经历了多轮、多边的接触和谈判;其中UCWeb、百度和阿里都有过竞争,至于大众点评,更是在巨头间多次摇摆。
一名互联网观察人士形象地比喻称,互联网的并购布局好比大船靠岸,BAT三巨头拥有了头等舱的位置,但是又担心自己位置不够好,要多占座,甚至不惜去抢对方的座位,“只是自己的屁股只有一个,怎么办?巨头手里都有票,下面的人又等着上船,那就分发船票,招募自己的‘小伙伴们’上船,帮助占座。”
该观察人士说,移动互联网并没有清晰的路子,现在只能多撒网,“也许未来某一个点,就可能爆发,一举奠定行业地位。”
在洪波看来,随着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影响力和发展速度,都远远超过以往,这也导致目前市场更迭、变局更快,更加不确定性,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
洪波表示,过去大家都是各据一方,在一个相对垂直、细分的领域,慢慢耕耘成长为巨头,比如腾讯之于社交、游戏,阿里之于电商,百度之于搜索等,但巨头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不断扩充自己的边界,就会与其他巨头产生更多的冲突,巨头冲突加剧。
原雅虎中国总经理谢文认为,互联网竞争特别是巨头竞争日趋激烈,是并购高发的重要原因,“像阿里这样准备上市的公司,为了拼估值,获得投资者认可,已经不能有明显的短板和破绽,所以它必须做各种各样的布局,像移动端,光有支付宝是不行的,还需要高德和其他。”
“你一有动静,竞争对手也会对应出招,不管是真买假买,还是只是去竞个价,这完全是一种竞争性行为。你要买,我也要买,即使我不买,我也要把价格抬上去,让你们没那么舒坦。”谢文如是评论巨头的竞争心理。
重走硅谷模式
“参照美国硅谷发展历程,现在国内日趋频繁、高发的并购,其实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谢文认为。
谢文表示,投资、收购、兼并与整合,历来是硅谷发展的一大动力,“像谷歌、雅虎、苹果这样量级的公司,一年收购几十家企业都是非常平常的,他们都是平台级巨头公司,收购现有公司成为其日后成长点,特别是聚拢人才的一个最重要通道。”
相比之下,中国互联网公司因为长期以来规模比较小,做的东西都比较垂直单一,早期收购业内公司的事情并不是很多。“直到最近几年,互联网成长规模较大了,才开始积极在业内做兼并收购的事情,这是一个补课行为,也标志着中国互联网领头公司,开始表现得比较成熟。”谢文表示。
洪波也认为,势头明显的腾讯、阿里和百度,已经足以影响到数亿人的生活、无数企业的生意,更为可怕的是,其影响力还会随着与周边企业的交集,而进一步放大。
实际上,从2013年起,互联网巨头已开始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线下,如阿里与海尔的物流合作,支付宝与银泰百货的线下O2O,微信支付与王府井百货达成合作。
“今天的互联网巨头,与早些年的互联网巨头,已不可同日而语。当年的三大巨头可能还是新浪搜狐网易,他们更多依靠对海外模式复制;但今天的BAT三大巨头,不管是资金、技术还是商业能力,都远远超过了以往,他们有机会进行更多的商业操作。”洪波称。
与此同时,平台级公司越来越成为各大巨头发力的方向。“一招鲜、吃遍天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大家都开始尝试做通用、平台级、大创新的业务。”谢文表示。
谢文认为,如果做综合性的平台,就会涉及到方方面面,有很多专业、陌生的领域,构筑起行业门槛,比如腾讯对电子商务、阿里巴巴对地图,从零做起投入太大,不如直接“砸钱”去收购。
真正的巨头有多远
列侯“站队”,BAT巨头看似气势如虹,给人一种互联网格局已定的感觉,但某种意义上,他们可能离真正的巨头还有不近的距离。
如果以市值规模计算,腾讯市值去年9月份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最近又突破了万亿港元大关;与此同时,随着阿里上市启动,其在资本市场的估值,也是一路水涨船高,路透社综合8位分析师的调查,设定的阿里的估值规模为1400亿美元;而美国上市的百度,其市值也达到了6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不过与海外IT巨头相比,国内公司依然差距不小。市值规模最为接近的Facebook,截至1月18日,其市值也有1682亿美元,依然超过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其他巨头如微软3105亿美元、谷歌4070亿美元、苹果公司4870亿美元,市值都数倍于国内的龙头企业。
在洪波看来,即便是现在的估值,国内互联网巨头“大部分还是依托在传统业务上,这只是投资者对巨头过去的肯定,而不是未来”。洪波举例称,像阿里已经成为了电商的代名词,过去10年里,阿里对电商长期耕耘,这些年开始逐步进入收获期,投资者期待也比较高,但在未来布局上,“阿里的新东西已经不多。”
腾讯拿到了互联网船票,但洪波认为,微信能够发展成什么样,也不是很清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依然存在变数,不会存在像传统产业那样,巨头可以获得一个稳定持久的地位。”
而在谢文看来,虽然BAT三巨头目前都有心,也有一定的潜力,能够成长为未来的平台级公司,但目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像Google、苹果和Facebook,一开始想到的就是平台,只不过是一个慢慢建设的过程;中国公司则是有一点突破以后,初步形成了规模,又面临市场竞争和经营压力,容易跟着热潮走,一旦形成了一定的格局,等认识到平台的重要性,再去改造格局,就比较困难。
他举例说,像阿里和腾讯,都有非常强大的产品和品牌业务,有的本身已具备底层平台的潜质,但是如何真正打通整合成一个平台,最终解决互联网“一个平台,多个终端”的贯通问题,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家都还没有一个打造出标准化、第三方都普遍接受的平台级的东西,这个事情没有完成,大家都存在机会。”谢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