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信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关注的无外乎外观、内饰、发动机性能、油耗等相关参数,一般对汽车的驱动方式并不太在意。但是随着汽车逐渐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的时候,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就会关心诸如驱动方式等更深层次的...
相信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关注的无外乎外观、内饰、发动机性能、油耗等相关参数,一般对汽车的驱动方式并不太在意。但是随着汽车逐渐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的时候,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就会关心诸如驱动方式等更深层次的汽车知识。
一汽丰田锐志上市以来,就一直以“FR(前置后驱)轿车”为其最大卖点。到底前驱轿车和后驱轿车有多大区别呢?今天,经验书就与大家探讨一下前轮驱动和后轮驱动技术,为需要买车的朋友做个参考。
后轮驱动,英文全称Rear Wheel Drive,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驱动形式,其动力自发动机经由传动轴传递到后轮上,后轮为驱动轮负责驱动整个车辆,而前轮为导向轮负责转向,形象地说,就是前进时后轮“推动”前轮,带动车辆行进。采用前置后驱的车辆,其发动机一般纵向放置,发动机产生的纵向转动的力借由传动轴,传递至后驱动轴,再转化为横向转动的动力,从而驱动后轮转动。
宝马5系为典型的前置后驱车,图为其结构透视图
后轮驱动的优点
1、操控性好:后轮负责驱动,令前轮可专注于转向工作,因此转向时的车辆反应更加敏捷;同时,因为一些组件从车辆前部移至后部,使整车的前后配重比可以接近或达到50:50的完美比例,大大提升了车辆行驶的平衡性和稳定性,所以操控性更加优异,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跑车采用后轮驱动的原因;
2、起步加速表现好,舒适度高:车辆汽车起步、加速或爬坡时重心后移,后轮作为驱动轮抓地力增强,有利于车辆起步、加速或爬坡,提供更好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度;
3、维修容易:前置后驱的安排使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等部件更接近驾驶室,简化了操纵机构的布局和转向机构的结构,便于车辆的保养和维修。
宝马广告,通过骏马与青蛙来形象的说明后驱的优势所在
上面两张图片是宝马在国外的一个广告,原文是“That's why we don't have front wheel drives.”,意为“这正式为什么我没有前驱车的原因”。很明显骏马和青蛙应该后腿比前肢要强壮才显得协调,正是寓意了前驱的不足和后驱的优势所在。
后轮驱动的缺点
1、成本较高,空间利用不便:后驱车部件多、组装复杂,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由于增加了传动轴,因此需要占去一定的车身空间,影响车内空间的布置分配,但是随着后轮独立悬挂系统的改进,后驱车的空间可能有很大的提高余地;
2、牵引力不足、转向过度:尽管一些部件被移到的后部,但是相对于前驱来说,作用于驱动轮(后轮)的重量还是相对较轻,而牵引力的特点是作用于发力点(驱动轮与地面接触点)的作用力越大,牵引力作用越稳定,因此牵引力不足一直是后驱车存在的问题。后驱车在过弯时,由于减速重心前移,后轮抓地力减小,很容易导致转向过度,即一般所说的“甩尾”。
3、动力损耗较大:由于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需要多经过传动轴这一步才能传递到驱动轮,因此对于动力的损耗必然较前驱车大,一般的使用表现是后驱车较前驱车更废油一些。
前轮驱动(FWD)的定义
前轮驱动,英文全称Front Wheel Drive,是指动力无需经过传动轴直接传递到前轮上,前轮即负责驱动车辆又负责转向,也就是前进时,前轮“拖动”后轮,带动车辆前进的驱动方式。一般来说,前置前驱的车辆,其发动机多采用横置于发动机舱内的排布,因为这样发动机横向转动的动力可以直接传递到前轮,无需额外的转换装置,减小了能量的损耗。但是也有例外,奥迪的前置前驱车型发动机采用纵置排列,需要将纵向传递的动力经过齿轮等装置转换成横向转动的动力才能传递到前轮上。
大众帕萨特B6(迈腾)除4-Motion四驱版外,都采用的是前置前驱方式
前轮驱动的优点
1、造价低、效率高:厂家设计和生产汽车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造价,前驱相对后驱来说,不论设计和生产都比后驱费用低。前驱车不需要传动轴、后驱动轴和后齿轮箱,传动系统和后驱有所不同,变速器和差速器被装配在一个壳体中,组件少而且集中,并且由于动力传递直接,减少了损耗,运转效率更高。
2、减轻重量:同样排量和功率,汽车的自重越轻,加速越容易,刹车距离越短,也越省油。
2、减轻重量:同样排量和功率,汽车的自重越轻,加速越容易,刹车距离越短,也越省油。
前驱车的机械组件相对于后驱车少而且简单,所以能减轻不少重量,而且因为发动机和驱动桥的重量都加载在作为驱动轮的前轮上,有助于增加车辆的牵引力,这在光滑的路面上非常有利。
3、增加内部空间:这可以说是前驱车对后驱车最大的优势之一了,前驱车没有传动轴所以不需要像后驱车那样在地板上给后驱设备留出空间,所以在空间的利用上有更多的余地,同时前驱车没有后差速器,行李箱的空间也增大不少。
前轮驱动的缺点
1、操控性差:这是前驱车最大的缺点之一,由于发动机和驱动系统等主要部件都集中在车辆前部,因此前驱车前后配重比多大于50:50,并且因为车辆后部配重较轻,后轮很容易失去抓地力,尤其是在湿滑的路面上。
2、转向不足:由于前轮同时承担了转向和驱动的功能,因此先天具有转向不足的问题,高速过弯转向不足尤为明显。
3、前桥负荷过大,影响舒适性:前驱车前轮既要负责驱动又要负责转向,并且由于车辆前部配重较大,前轮的磨损更严重,加速或制动时对前桥的负担过重,抬头和点头现象更明显,影响乘坐的舒适性。
前轮驱动与后轮驱动优缺点区别对比
前轮驱动与后轮驱动优缺点区别对比
前轮驱动
|
后轮驱动
|
|
优点
|
造价低、效率高
|
操控性好
|
减轻重量
|
起步加速表现好,舒适度高
|
|
增加内部空间
|
维修容易
|
|
缺点
|
操控性差
|
成本较高,空间利用不便
|
转向不足
|
牵引力不足、转向过度
|
|
前桥负荷过大,影响舒适性
|
动力损耗较大, 废油
|
前驱和后驱的区别和驾驶技巧
(1)后驱和前驱的关键差异
后驱和前驱的差异,当然在驱动轮了。前驱就是前面两个轮子拉着车走;后驱就是后面两个轮子推着车走。但是,关键是,前驱车的前轮既发挥了牵引的作用,还有转向的作用。那么,前驱车前面必然紧凑,装置复杂。而后驱车的前轮只有转向的作用。显然的,前驱车的轮子的转向的角度,必然没有后驱车的角度大。自然,就算后驱车的前后轴距更长,但后驱车的转弯半径要小。这个也是后驱车灵活的一个原因。
另外,既然前驱车大部分的东西都在前面,所以前驱车的车头更重。由于驾驶员的位置也靠前,所以驾驶感不好。这个也是转向不足的原因之一(后面还会解释转向不足)。显然,后驱车的重心靠后。重心应该在驾驶员位置的后面,所以,在快速并线的时候,后驱车会有那种很“贴”的感觉。也就是驾驶员做出快速并线的两个动作后,感觉车子重心很顺滑的“跟”了过来。当然,这里自然要考虑到,后驱车转向本身就更灵活。
(2)加速感
我们知道,车子是将整个车身通过四个弹簧“悬挂”在四个轮子上的。这个就是悬挂系统。当然,不同的悬挂系统会有不同的表现,但是这个不是我们现在讨论的关键问题。悬挂系统的差异,80%应该表现在舒适程度上。如果“弹簧”更硬,显然路感更好,但是不舒服。如果悬挂更软,则车子在过弯的时候,侧倾比较大,但是能过滤小幅震动。从物理上说,硬的弹簧能过滤更低频的震动,而软的弹簧能过滤更高频的震动。另外,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悬挂系统是最见厂商功力的部分。这个不仅仅在于厂商选择什么样的悬挂,更在于什么样子的调教。比如,现代城市中,右转弯比左转弯多,那么,其实右侧可以调节的更硬一些等等。但是,不管怎么样,只有未来的电磁可调悬挂,才能破除现有的悬挂系统的所有困难。
好,回归主题。当然,现在讨论完全不考虑发动机的功率和传动损失等等,咱们只是泛泛而谈。既然车子是放在弹簧上的。那么在急加速的时候,重心是后移的。后驱车的驱动轮在后面,由于重心靠后的下压力使得更大的驱动力可以直接作用于地面。也就是打滑的临界点更高。所以,一般来说,后驱车在0-60Km/h段,加速更猛。尤其是起步的时候,那一瞬间的推背感还是很享受的。但前驱车的急加速,反而抓地力减轻,所以加速的感觉不好。但是,由于前驱车的重量都靠前,所以这种失去抓地力的情况并不太常见。
(3)为什么前驱转向不足,而后驱转向过度?
这个问题,我就首先需要确认,我们的轮胎不是刚性的。它是软的。OK,那么当转弯的时候,四个轮子肯定要承受整个车的离心力。那么,显然,前驱车的重心靠前。前轮自然也就更弯(也就是大家如果从轮子的滚动方向看去,轮子接触地面的地方就会弯曲)。而后轮弯的更小。那么相比后驱车,前驱车的车头更靠外。因此,感觉上说,这个更难转弯。学名就是转向不足了。而后驱车由于重心均衡,四个轮子的弯曲程度差不多。所以,有的时候,相对前驱车来说,我们就说它转向过度了。所以,个人觉得不必深究这个概念。也就是说,如果车子的完全一样,只是前驱车的重心靠前,后驱车的重心居中的话,如果前轮的转向角度是一样的,前驱车的转弯半径要大。
(4)为什么后驱车更容易打滑?前驱车雪天不怕呢?
大家知道,不管怎么说,什么车都会打滑。打滑最终的原因,就是轮胎的抓地力不足。假如车是静止的话,轮胎的抓地力是一定的。或者说,它朝着各个方向的抓地力是完全一样的。大家一定学过力的分解的原理。所以,不管你的车子是在静止状态,还是在匀速运动状态,当你加速或者减速的时候,必然在轮胎的接触面产生作用力。我们先不考虑侧面的打滑。如果我们地板油起步(后驱车的话),此时后轮会高速运转。物理上,一般来说,滑动摩擦比滚动摩擦要小,那么一旦驱动力大于地面的摩擦力。就会出现轮胎高速运转,而不走车的“打滑”现象,也就是烧胎了吧。那么,假如在形式状态时,如果路面光滑,突然加速,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那么,如果后驱车在转弯的状态呢?如果施加驱动力加速或者刹车,那么在轮胎的滚动方向上肯定要出现一个力!不管这个力是向前还是向后。此时,由于要转向,轮胎还要有一个侧向的力。既然轮胎抓地力是一个恒定的量,那么,如果转弯状态越加速后者越刹车,则横向的摩擦力减小,那么离心力就很容易突破侧面的摩擦力,从而出现甩尾。那么后驱车,就容易向外甩尾。而前驱车则相反。
所以说,下雪天,对于后驱来说,关键是对轮胎施加的力要小,也就是起步和刹车都要轻。越狠,反而起不到关键的作用。另外,就是提高转弯半径,或者降低转弯速度,这样可以减小离心力,从而使得不至于侧滑。
(5)运动模式和雪地模式
从我的个人感觉来看,运动模式和雪地模式,主要是电脑控制的。雪地模式和运动模式是相反的,所以,介绍了雪地就不必赘述运动了。雪地模式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对油门踏板的反应相应迟缓。使得时滞更长。对油门的力度控制上也更温柔一些。第二,雪地模式中,升档更加频繁,也就是尽量低转速低扭矩的行车。别的也就没什么了。所以说,雪地模式在光滑的冰面上,几乎没什么用处。或者说,还不如手动来的痛快,也没有手动操作灵活。当然了,运动模式,也就是延迟升档而已,扭矩更大罢了。
关于冬天换雪地胎的车友们,车子打滑和车重比例有关系,和轮胎关系不大,给小面包换上什么轮胎它在下坡冰面也会旋转180°的!
总结一下就是说北方冰雪天比较多应该选择前驱或四驱,前驱不只在冰雪路面行驶较顺畅,在湿滑路面相对比后驱也要有优势。但加速众所周知还是后驱更快,在不用力大踩油门的情况下Q7和A6L都没有宝马起车快。现在人买车都注重外观,但我觉得买车是要注重安全性和车得整体质量。毕竟生命比车重要.....
前驱好还是后驱好?
如果是不加具体限定的话我们很难准确地说出其各自的优劣。其实这两种驱动方式各有利弊,前驱车结构简单,造价经济,但重量都分配在了车头,所以普通公路上的动态稳定性会不如后驱车;而后驱车的动力来自后轮,前轮只负责转向,这样的加速能力和整车的配重都会有更好的表现。但是,我们之前所述都是在正常的铺装公路上,如果是在湿滑的冰雪路面,那可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1、起步
对于普通路况下的起步,后驱车有着天生的优势,因为发动机在前部,而启动时车辆的重心会自动向后转移,此时后轮作为驱动轮抓地力会显著增强,合理的配重比例更有利于加速和提升乘坐舒适感;不过要是在冰雪路面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对于前驱车来说,如果轮胎发生了打滑顶多也就是原地起不了步,但后驱车则有可能发生侧向滑动的危险。而且前驱车的驱动轮上还压着一台沉甸甸的发动机,这也能增加驱动轮在冰雪路面的附着力。
2、过弯
前驱车顾名思义,就是驱动轮在前部,简单地说就是“拉”着车跑;而后驱车的驱动轮在后面,所以就是“推”着车跑。这一拉一推在过弯时的区别可就明显了。
在干燥路面,由于前轮既要负责驱动又要负责转向,所以容易出现转向不足的情况,相对的高速稳定性要差一些;而后驱车在高速过弯时,前轮不承担额外的驱动力,从而减小了它的负担,也就提升了驾驶极限。不过当车辆发生转向过度后,驾驶员需要有更娴熟的驾驶技巧去挽救推头现象,否则麻烦也就更大了,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只有一些真正追求驾驶乐趣的跑车还采用后轮驱动技术的原因。
3、冰雪驾驶技巧
要是到了冰雪路面,由于前驱车的后部重量较轻,因此后轮更容易失去抓地力,再加上驱动轮发生打滑后,前驱车会因为转向不足而导致车头向外偏离预定的路线,也就是说比后驱车更易失控。
其实在冰雪路面上行驶还应该注意控制车速不要太快,避免猛打方向,以及适当加大行车安全距离,同时注意与左右车辆的距离。当然在行驶过程中若出现甩尾,应立即收油控制好车头方向,切勿猛踩刹车,宝马的DSC系统会在第一时间让车辆恢复抓地力,从而稳定行车姿态。
对于前驱和后驱我不做取舍,毕竟两种驱动方式特点各不相同,不分伯仲,前驱造价低、效率高;而后驱操控性好、起步加速表现好,且舒适度高。我也不会因为雨雪天而质疑宝马为何不研发前驱车,就好像我不会因为博尔特在冰面上跑步摔倒而否认他的9秒58男子百米世界记录,我相信当博尔特穿上冰鞋,他依然会是冰面男子速滑的王者。
看了以上的介绍,相信您对前轮驱动和后轮驱动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